
春秋戰國時期,在最為富庶強盛的齊國產生了蹴鞠。這項流傳久遠的運動,在經歷數百年的暗弱、沉寂后,如今再次發出絢麗的光彩,不僅為齊國故都臨淄贏得了“世界足球起源地”的美名,還作為國禮走出國門,推動東西兩個大國友好交流。 蹴鞠的興衰給我們很多啟示。史料表明,這項運動在明朝以前一直非常流行,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有很多喜歡蹴鞠運動的人,連軍隊都把它作為提高士兵體能的訓練項目。到明朝朱元璋時期就大不一樣了,這位開很多壞制度先河的皇帝,對蹴鞠的摧殘同樣很嚴重。他嚴禁軍隊中的蹴鞠運動,違令者“卸腳”,就是把雙腳砍掉,這樣蹴鞠只能在民間流行。到清代乾隆年間,這位自稱“十全老人”的皇帝又一次犯渾,禁止民間的蹴鞠運動。到此為止,這項從春秋時期流傳了2000年的運動,徹底失去了生存空間。
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在明代以前的上千年里,中華文明舉世矚目,遠遠領先西方諸國。然而從明代開始,尤其是在自然科學領域,中國停滯不前,逐漸全面落后。到乾隆時期,清帝國已是表面風光的空殼了。蹴鞠運動的興衰軌跡,從時間上說竟與華夏文明的興衰完全一致,這個一致真是令人唏噓不已。難道這僅僅是巧合嗎?
我們再來看現代足球,F代足球起源于英國,英國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強國。今天,倒不能說足球運動開展較好的國家就是發達國家,但發達國家的足球運動往往開展得都不錯。歐洲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歐洲杯足球賽向來有小世界杯之說。在亞洲,日本、韓國是發達國家,他們的足球運動也是亞洲的頂尖水平。即使在非洲、南美洲這樣的發展中區域,足球運動開展最好的也是這些區域最富強的國家,比如南非、巴西、阿根廷等,F代足球的強弱與國家實力的強弱也是基本吻合的,難道這也是巧合嗎?
今天,我們的綜合國力不知比過去要強多少倍。這個時候,暗弱多年的蹴鞠再次引起世人矚目,也在情理之中。假設我們依然是東亞病夫,依然積貧積弱,即使有再多的文獻記載,誰會承認我們是世界足球起源地呢?
當然,我們是世界足球起源地,并不意味著我們的足球運動開展得多好。恰恰相反,我們的足球運動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眼下,中國的足球運動已經走入中小學。但是,就像學生的課業負擔特別重、學習時間特別長,卻沒有培養出多少高素質的人才一樣,足球在中小學開展得并不理想?磥,很多事并不是從娃娃抓起就能抓出起色。
問題出在哪里呢?有人說,“在西方發達國家,足球運動是一種教育,而在中國只是一項運動!弊闱蚴墙逃,就像一座金字塔,是從底層、草根抓起的,他們是為了享受這種運動,在運動中培養公平競爭、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內心的強大。而在我們國家,則是為了層層選拔運動員,形成了倒金字塔。人們知道國家隊的那20多個隊員,卻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究竟有幾個足球場?換句話說,中國的足球也是應試教育,我們的孩子踢足球和國外的孩子踢足球,目的是不一樣的。
西方人對足球的作用有這樣的總結:“足球是能力與運氣、理性與非理性、個人和集體的魔幻組合;足球是自由與服從、獨立與受限制、創造性與紀律性的魔幻組合;足球介于游戲和戰斗、技能和體能、藝術和工藝、天才和勤奮之間!边@樣的運動,目的就是讓人實現內心的強大。我們那些做家長的、當老師的,還有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編寫教材的大小領導們,如果琢磨透足球作用的三句話,不僅我們的足球會上一個層次,整體的教育素質也會大步前進,因為那樣的教育終于把受教育者當做人看了。當教育真正實現以學生為本的時候,當受教育者真正實現內心強大的時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定會興旺發達,這絕不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