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的蹴鞠 世界的足球

發布于:2015-10-26 16:58 5132人參與
臨淄信息網圣大合作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地時間10月23日,當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觀曼徹斯特城市足球學院時,英方向習近平介紹了現代足球規則的誕生,并贈送了最早的比賽規則影印件,而習近平則向英國國家足球博物館回贈了中國古代的蹴鞠。
  中國,英格蘭。一個代表了古代足球,一個孕育了現代足球。此時,在曼徹斯特,"古代蹴鞠"完成了與"現代足球"的邂逅。
  同樣是10月23日,中、英兩國的足球博物館分別在中國臨淄和英國曼徹斯特宣布,淄博臨淄足球博物館與英格蘭曼徹斯特國家足球博物館簽署伙伴合作協議,二者將致力于共同的目標:將足球文化更廣泛地交流傳播給全世界的觀眾。
  臨淄,曼徹斯特。一古一今,貫穿東西。此時,"古代足球運動的發源地"完成了與"現代足球的發源地"的聯姻。
  而作為國禮贈送給英國曼徹斯特國家足球博物館的蹴鞠,恰恰就是來自臨淄足球博物館。

  蹴鞠,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齊國古都臨淄。
  無論是"邂逅", 還是"聯姻",都讓中國古老蹴鞠文化的守護者--臨淄吸引了更多關注的目光,其傳達出的意義更是非同尋常。
  在其官方網站,我們看到了英格蘭曼徹斯特國家足球博物館的館長Kevin Moore博士發表的致辭:"我們與臨淄足球博物館的合作將更進一步,對此我感到高興。中國是足球的起源地,這是我們公認的事實。我們期待著共享彼此的知識經驗以造福于兩所博物館和各自的觀眾。"
  臨淄足球博物館的館長馬國慶先生也祝賀道:"中英兩國兩個最有代表性的足球博物館的合作,體現了古今輝映,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特點,為東西方足球文化的深層次合作與交流打造了一個平臺,在這一特定時機實現合作對推動雙方足球和其他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04年7月15日,FIFA正式認定足球起源于中國淄博臨淄。
  從最初來自英國專家最強烈的質疑,到今天中英兩家最有代表性的足球博物館的合作和來自英國更加官方的認可,我們看到的是,臨淄一直執著守護著的中國古代蹴鞠文化,正得到更大范圍的肯定與認可,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
  文化是城市的根,是城市的魂,也是一個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對蹴鞠文化的守護,體現的是臨淄建設文化名城的謀略和布局、對建設文化名城的自覺與努力。當淄博市"文化名城二十條"提出之后,這種自覺更成為一種責任。
  "齊國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兩大文化品牌已經成為臨淄建設文化名城最大的無形資產。
  更難得的是,事實已經證明臨淄對這一資產的呵護與培育的卓有成效。
  2015年9月12日,新足球博物館開放,成為海內外第一家全面展示足球起源與發展歷史的足球專題博物館、中國蹴鞠文化研究中心和世界足球文化的傳播中心,也成為世界足球起源地的地標性建筑。
  在淄河河畔,擁有"一城一墓十六館"的"齊文化博物院"以磅礴的氣勢,向世人展示著古齊文化魅力,齊國古都的風采。
  "一園一人一球一節"更是構建起了齊文化發展的戰略架構。"一園",即齊文化產業園,已成為盤活齊文化全局的重要一步;以姜太公文化資源定位的"一人",打響了海內外"尋根問祖"的品牌;以足球文化資源定位的"一球",打響了"世界足球起源地"的品牌;"一節",連續舉辦的十二屆的齊文化節,也已成為展示傳播齊文化的重要載體。
  ......
  "臨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
  其實,不惟足球,從這里我們看到的是臨淄人放眼四望、海納百川的底氣與魄力。

蹴鞠起源于春秋戰國,興盛于唐宋,衰敗于明清。起初,蹴鞠作為重要的軍事訓練手段,皇帝會親臨觀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相沿成風,廣泛開展。后來因為統治者的鄙棄打壓與日益偃武修文的文化需向,蹴鞠逐漸失去普及性和競技性,嬗變為娛樂和雜技。但這并不能稀釋蹴鞠對現代足球進化發展所作的貢獻,這些貢獻都通過蹴鞠獨特的內涵表現出來。
早在2004年7月,第三屆中國國際足球博覽會在北京舉辦時,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就宣布: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國。隨后在“探索足球起源地新聞發布會”上,亞洲足聯秘書長維拉潘代表國際足球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netease 
我來說兩句 0人跟貼 | 5132人參與 | 手機發跟貼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