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之水——康浪河
康浪河古稱滄浪水、康浪水。源于臨淄區鳳凰鎮境內的西河村(甘河頭),平地出泉,北流與東來的系水匯合,北流經梧臺旁,經敬仲鎮西部、朱臺鎮北部流入博興,匯入其境內的烏河。 康浪河之名載于史冊,聞名遐邇,今臨溜區鳳凰鎮西河村村西、康浪河源頭有古跡“寧戚飯牛處”。春秋時衛國人寧戚夜宿康浪河畔,叩牛角而歌,正逢午夜齊桓公外出,聞“飯牛歌”之聲,知其為賢士,同載歸,拜為大夫。管仲立他為大司田,共同輔佐桓公完成霸業。 儒家孔子、孟子來齊時,均曾到康浪河畔聽歌?鬃釉f:“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泵献右苍诳道撕优下牭竭@首《孺子歌》:“滄浪之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贝烁栌袆袢朔e極進取的寓意,意思是好的環境我要努力做官、為民造福;不好的環境我要潔身自好、修養身心。 清代文壇泰斗、桓臺人王士禛的田莊,在康浪河西的北王家莊子。他多次游覽康浪河源頭的寧戚飯牛處,曾在《臨淄道中》詩中寫到:“驅車一回首,西眄康浪源。不見飯牛人,狂歌夜火間。一朝躡卿相,通國稱其賢! 王士禛的詩,敘述了寧戚飯牛、遇桓公而被重用的經過,表達了對桓公、寧戚的懷念敬佩之情,更為歷史名河康浪河增添了新的文化內涵。 |